每年的3月22日为“世界水日”。“生活中,哪些地方会用到水?”“洗手、洗衣、做饭都要用水。”3月20日,常州通用自来水有限公司的“水知识小课堂”开进了江苏省节水型学校——常州市北环小学,与同学们开展了一场节水科普“总动员”,既提高大家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,且增强珍惜水资源的意识。
通用水司的讲师通过一系列数据和创意卡通短片,从全球水资源分布及我国水资源概况开讲,通过节约用水、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、一滴水的旅程以及消防用水四大主题进行了详细介绍。课堂还设置了三轮互动竞答环节,直接引爆课堂气氛,同学们在积极思考和踊跃互动中,将所学的水知识转化为实际保护水资源的能力,成为节水行动的践行者与传播者。该校四二班同学张慕铖表示:“通过生动的画面与卡通小视频,让我们了解了从长江水转变为自来水的全过程,这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,节约用水这件事是何等重要。”
节水科普进校园是我市开展“节水在行动,共护生命源”世界水日系列主题活动之一。公众参与节水固然重要,但水厂、管网是“节水”的源头。作为我市投资规模最大、供水规模最大的自来水厂,魏村水厂日供水能力为70万立方米,承担了常州市区近三分之二的供水量。从魏村水厂到寻常百姓家,一根自来水管保障了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,其管网漏损率是常州通用水司每天攻克的技术问题。近年来,魏村水厂通过生产工艺优化管理和定期排查漏损等方式,在节能降耗上成效显著,水耗由原来的5%降至目前的1%以内。通用水司副总经理、总工程师周韧表示:“1%的管网漏损,或许在大多数市民眼里,是一个并不起眼的数字。但就这1%的市区公共自来水管网漏损,就等于280万吨自来水白白浪费。”
管网漏损管理是复杂而精细的工作,通过常州通用水司“治漏宝”系统,可以实时查看我市城区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。这个系统在2023年获评了住建部“智慧水务典型案例”,它打通了管网、营销、稽查、计量、工程等业务平台的数据,以“软件+服务”的形式开展综合漏损控制协作,优化工作流程,提高漏损控制措施的针对性和效率。从一开始只有4个一级分区,通过5年的不断升级,现在有4个一级分区、15个二级分区、7个三级分区、844个DMA分区(在线DMA分区577个),服务人口230余万。经过近些年的持续建设和推进,我市城区漏损率从2017年的11.97%降至2024年的8.84%,有效节约了水资源。
自去年至今,常州通用水司漏控团队还远赴云南丽江市、内蒙古通辽市、福建龙岩市等城市,为他们量身打造个性化漏控方案,助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。在实践中,通用水司将在漏损控制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传递给全国同行,常州智慧正在全国版图上续写着“滴水必争”的故事。
在“世界水日”这一天,通用水司贡献了一场科普盛宴,让更多人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通过坚持不懈的创新实践,不仅为本地市民节约了用水资源,更为全国的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,为建设更加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