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近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,我市介绍了城市排水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做法,得到国内业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。
我市作了题为 “优化管网系统,提升污水处理效率”的主题报告,介绍了我市在污水管网优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下一步发展方向,全面阐释了城市排水管理工作的“常州模式”,成为兄弟城市争相学习借鉴的模范样板。
一是“规划期管理”,科学“留白”,“远”“近”结合。1996年,编制我市首部污水处理专项规划——《污水处理规划》。在规划中提出“分流为主,截流为辅”的排水体制,覆盖常州“一市五区”,借鉴日本、德国等发达国家设计经验,始终把握雨、污水规划的统筹性、延续性和规划调整的主动性。在水环境治理过程中,通过与规划共同研究,确定了截流量预测方法和截流倍数,采用新的暴雨强度公式和提高设计重现期进行雨水管道的设计,提高应对城市内涝的能力。在泵站的规划设计过程中,结合泵站现状面积不足等问题,充分考虑分期建设用地,新标准下的双向管道用地,除臭等新功能用地等,在“多规合一”中划出“留白”空间,处理好近期与长远规划的结合,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,实现长远目标。
二是“建设期管理”,一体化管理,全覆盖建设。城市排水管道是城市“动脉”,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。充分发挥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机制优势,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,重点突出,加强排水管道尤其是污水管道建设质量的管理。对自建公共管道按照内部约束机制,在加强管道工程建设的管理与考核的基础上,狠抓工程质量。验收移交,授权接收部门在工程合格基础上,将能整改的瑕疵全部整改完毕再接收。对其他公共管道,不断探索管理办法,建立工程质量检查每月通报制度,将其他投资主体建设管道情况通报给上级及其它相关部门,逐渐形成对建设、监理及施工各方具有强烈约束的管理机制,构建多方配合、认识统一、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
三是“运行期管理”,智能监测,动态完善。2010年起,按照“新录入准确无误,已录入逐一核实,日常工作使用常态化,维护常态化”的方法逐渐完善管网地理信息系统(GIS)。2015年起,按照“新管道一次到位,既有管道分期检查”的办法,拟用5年时间,全面完成管道的数字化测绘,建立管网的数字化数据库。运用管网智能监测系统对污水收集系统、雨水排放系统、截流系统、河道进行在线智能监测,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,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,保证管网、泵站、污水处理厂高效稳定运行。在管养设施全面调查的基础上,制定养护全覆盖计划,实行高频次巡查,“以我为主,管养并重”,特别是水环境管道系统实行“三级巡查”机制,实施全覆盖巡查养护。城市排水管网养护数字化积极推广使用下水道养护CCTV、QV、GPS、声纳、雷达等现代检测技术。重点抓好管道缺陷调查。面对雨污水管道的错接乱接、水量分析不明、来水异常等情况,不惜投入人力物力,不断添置设备、分片到人包干,辅以定期管道体检,违规处罚等手段。
四是“纳管期管理”,“九制一法”,寓服务于管理。纳管期管理主要是污水接管、源头监管。创新推出定期研究制、提前介入制、绿色通道制、统一受理制、跟踪服务制、服务台账制、服务月报制、特殊响应制、延伸服务制等创新工作方法。在日常对外服务工作中,始终将服务前置,对接管企业进行上门服务,深入乡镇及各园区进行点对点交流,面对面进行接管管理及污水预处理培训,真正做到把服务前置。探索新建小区排水“三统一”管理。2014年4月起,新建住宅小区由排水部门统一设计、统一建设、统一管理,破解了居民小区公共排水管道“质量差”、“失养”、“失管”的这一全国同行业难题。
近年来,我市排水管理工作从“建管养一体化”、“发挥厂站网一体化优势,不断提高运行管理水平”到“优化管网系统,提升污水处理效率”,逐步积累总结实践经验,形成“常州模式”,并依托“水大会”平台推向全国,实现“走出去”,有力扩大了行业影响力,成为常州城市运行管理方面的一张靓丽名片。
|